关注普遍的眼健康|惠州爱尔携手多方开展爱眼日公益科普活动!
- 2025-06-09
“做完近视手术,终于不用再戴厚重的眼镜了!”
身边不少朋友做完近视手术后,都忍不住分享这份轻松—— 运动时不用怕眼镜滑落,冬天进屋不用擦镜片雾气,拍照时也少了几分遮挡。
但你知道吗?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这份“清晰自由”。近视手术虽已发展得十分成熟,却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。今天就来好好聊聊,哪些人真心不适合做近视手术。
第1类:近视度数还在涨的人,千万别急
想做近视手术,必须确保近视度数稳定。一般来说,医生会要求患者近两年的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。
这背后的关键逻辑是,近视度数持续加深,本质是眼轴长度在不断变长,而近视手术的核心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或植入人工晶体,调整眼睛的屈光力来适配当前的眼轴长度,却无法阻止眼轴继续变长。
如果你的度数还在持续加深,比如去年还是300度,今年就涨到了400度,这种情况下贸然手术,即便术后短期内视力变清晰,随着眼轴继续拉长,原本矫正好的视力也可能会再次模糊。
第2类:年龄不符合要求的人,建议再等等
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,如激光类近视手术、ICL晶体植入术等,对年龄都有明确要求:通常需要患者年满18周岁。
为什么是18岁?因为18岁以下青少年的眼球还在发育阶段,眼轴长度可能继续增长,近视度数自然也不稳定。此时做手术,就像在“未定型”的地基上盖房子,很难达到理想的长期效果。
而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,也不建议轻易做近视手术。随着年龄增长,眼睛可能会出现老花眼、白内障、眼底病等问题,相比近视手术,更建议综合治疗眼部问题,才能更好地拥有清晰视力。
第3类:有特定眼部疾病的人,一定要谨慎
如果本身患有某些眼部疾病,大概率是不适合做近视手术的。比如以下几种情况:

第4类:有全身性疾病的人,别冒险
除了眼部问题,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影响近视手术,这类人群同样不适合手术:
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,伤口愈合能力会变差,术后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。而且糖尿病还可能引起眼底病变,即使做了近视手术,也可能因为眼底问题影响视力恢复。
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:比如类风湿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,这类疾病会影响角膜的稳定性和修复能力,术后容易出现角膜上皮缺损、角膜水肿等并发症。
第5类:孕妇和哺乳期女性,建议暂缓手术
怀孕期间和哺乳期,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,而激素波动可能影响角膜的厚度和屈光状态。比如角膜可能会出现轻微水肿,导致验光度数不准确,如果此时按这个“临时度数”做手术,术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,视力很可能出现波动,达不到预期效果。
因此,医生一般会建议等激素水平稳定、哺乳期结束后,再重新评估是否适合手术。
最后想说:术前检查比什么都重要
其实,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近视手术,关键的一步就是术前检查。
专业眼科医疗机构的术前检查会非常全面,包括视力检查、验光检查、角膜厚度检查、角膜地形图检查、眼底检查等20多项,医生会根据这些检查结果,综合评估你的眼部条件,判断你是否适合手术,以及适合哪种手术方式。
因此,如果你也想做近视手术,不妨放下急切心态,先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做术前检查,让专业医生用数据说话,理性评估、科学选择才能更好地拥抱清晰视力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