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普遍的眼健康|惠州爱尔携手多方开展爱眼日公益科普活动!
- 2025-06-09
随着年龄增长,视力模糊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困扰
而白内障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常见原因
但对于同时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
治疗往往会陷入“两难”
既担心视力持续下降影响生活
又害怕手术风险不敢迈出第一步
51岁的吕大哥家住龙门南昆山山顶,半年内双眼视力急剧下降,右眼仅能感知光线,左眼视力也只剩0.15,日常起居需要靠家人协助。更棘手的是,他还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曾做过左肾切除手术和左小腿骨折手术,行动不便,加上家住偏远山区,往返市区就医十分困难。
我院了解情况后,先安排白青科医护人员上门初步体检,确诊其为双眼白内障,并明确需先稳定基础病才能手术。随后,医院内科与眼科团队开展多学科会诊,制定个性化方案:先通过药物将血压、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,再分阶段手术。2025 年 7 月,周太星主任为其完成右眼手术;8 月,陈碧超博士主刀左眼手术。术后复查,吕大哥右眼视力恢复至1.0,左眼恢复至0.8,如今已能独立完成穿衣、做饭等家务,生活重回正轨。
/
●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
●中南大学眼科学硕士
●白内障/青光眼科主治医师
熟悉眼科常见疾病及急诊诊疗工作,尤擅长白内障及老花方向的诊疗工作。曾任武汉大学附属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医生,中英论文4篇,国内外会议录用十余次,参与书籍编写3本,参与省市级以及爱尔集团临床课题、二三四期临床研究共10余项。
基础疾病并非白内障手术的“绝对禁忌”,关键在于术前能否将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。像案例中的患者,术前通过药物调理,将血压、血糖稳定在符合手术要求的标准内,就能为手术安全打下基础。
需要注意的是,长期高血压、糖尿病可能会影响眼底健康,还可能增加术后感染、愈合缓慢的风险,所以术前必须做全面检查,包括眼部详细评估和基础病指标监测,不能仅凭‘有基础病’就直接否定手术可能。
白内障手术虽属于眼科微创手术,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与恢复过程。比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,可能导致术后炎症反应加重;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,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。
“多学科协作能让治疗更全面。”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基础病情况制定调理方案;眼科医生则专注于眼部病情评估与手术方案设计,两者配合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。
术前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,按时监测血压、血糖,避免因指标波动影响手术安排。同时,要如实告知医生过往手术史、用药史,方便医生全面掌握病情,进一步优化手术方案。
术后护理同样关键。陈碧超博士建议:
患者要继续保持基础病指标稳定
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眼
按要求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
定期复查,及时调整护理方案
“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重获清晰视力,提高生活质量。对于多基础病患者,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,配合多学科团队的治疗,同样能解决视力问题。” 陈碧超博士最后提醒,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、视物变形等情况,无论是否有基础病,都应及时就医检查,避免延误治疗时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