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注普遍的眼健康|惠州爱尔携手多方开展爱眼日公益科普活动!
- 2025-06-09
近日,山东菏泽一位70多岁的奶奶,每天玩手机到凌晨,一测近视2300度。在最可能得“老花眼”的年纪却得了高度近视,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。
据了解,这位老奶奶每天从早到晚机不离手,甚至玩到凌晨才肯放下。她的孙女透露,爷爷更离谱,每天玩手机玩到一两点。家人曾多次劝阻,但都没有效果。
最近,老奶奶感觉视力严重下降,于是前往医院进行检查。结果令人震惊,她的近视度数竟然高达2300度,连验光机器都无法准确打出结果。
而在评论区,许多网友表示,自己家老人也同样存在沉迷刷短视频而导致眼部不适的情况。
父母成了“网瘾老年”
智能手机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,“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”成为年轻人社交的热门话题。
老年人沉迷手机,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,由此产生的伤害不容忽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泪液分泌会逐渐减少,而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上网,眨眼频率减少,会使眼球上的泪膜快速蒸发,极易引发或加重干眼症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此外,由于老年人的眼部调节功能衰退,长时间近距离阅读,睫状肌过度调节,会使眼睛负担过重,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,容易导致视疲劳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眼痛等症状。而长期视疲劳,除了引发或加重干眼症外,还可诱发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发作,严重可致盲。
虽然玩智能手机有助于老年人排遣孤独寂寞,但过度沉迷玩手机,会对健康带来较大危害。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对电子产品的精神依赖,晚上定时关闭手机,保证良好睡眠。一般在看手机30分钟后,就应该站起来活动活动,让眼睛休息一下。
关于近视的这几个误区要知道
🔷 视力18岁以后就定型了,不会涨 ❌
伴随着眼部发育的完善,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的屈光状态确实会逐步趋于稳定,但不是到了这个年龄段就按下了停止键。如果存在用眼过度、病理性近视,即便已经成年,近视还是有可能继续发展的。
🔷 得了近视眼就不会得老花眼了 ❌
近视眼是由于眼轴变长而导致的屈光不正,而老花眼则是由于晶状体和睫状肌老化导致的屈光力减退,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。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,到了一定年龄,都有可能出现老花眼的症状。
🔷 关灯看手机省电,对眼睛影响不大 ❌
睡前摸黑玩手机,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看,不断变化的光影会给眼睛造成持续刺激,长此以往会导致干眼症,造成近视、散光加深,同时也会诱发急性青光眼。对老年人而言,黄斑病变和白内障发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。
🔷 躺着看手机舒服,对视力没啥影响 ❌
侧躺着看手机看似舒适,实则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。长期如此,不仅会造成视疲劳,而且会导致干眼症、近视早发或近视度数增加过快,甚至发展为高度近视。
平躺时由于眼睛距离手机下方更近,需使用更多的调节,导致眼肌痉挛和近视度数快速加深,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高度近视或诱发斜视。
短视频这样刷!
老年时期(60岁以上)眼睛衰老加速,视力下降明显,如果长时间刷短视频,飞蚊症、青光眼、白内障、黄斑变性等疾病容易威胁视觉健康。
爱眼护眼,首先要知道眼睛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。
😕 眼睛不喜欢长期工作
刷短视频时,建议避免长时间、高强度看手机屏幕,可以采用“20-20-20法则”,每刷短视频20分钟,就停下手中的操作,将目光投向至少20米外的远方,保持20秒,让持续紧张的睫状肌及时得到放松,有效缓解视疲劳。
同时,每天刷手机的总时长也不宜超过4小时。
😕 眼睛不喜欢压力过大
正确的坐姿对于减少眼睛压力至关重要,要确保手机屏幕与眼睛在一条水平线上,不要离屏幕太近。同时,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观看,尽量不趴着、躺着,减少对颈椎和眼睛所造成的压力。
😕 眼睛不喜欢过亮过暗的环境
刷短视频时要确保周围光线充足,保持屏幕亮度适中,避免过亮或过暗,以免对眼睛造成刺激。晚上使用手机可以打开护眼灯,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。
😕 眼睛不喜欢被忽略
建议每年进行包含眼压、眼底等在内的眼科深度体检,及时排查疾病隐患。
😊 眼睛喜欢户外运动 记得佩戴太阳镜
老年人还可适当增加运动量,如散步、打太极等强度较小的运动,这有助于避免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对缓解视疲劳也有所帮助。
📢特别提醒:户外活动时佩戴太阳镜,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。
😊 眼睛喜欢新鲜蔬果、蛋黄、深海鱼类
饮食方面增加富含维生素C、叶黄素、玉米黄素、Ω-3脂肪酸等食物的摄入,比如新鲜蔬果、蛋黄、深海鱼类,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延缓晶状体老化。
😊 眼睛也喜欢做做按摩,放松一下
可以采用穴位按压法、冷水洗眼法、热敷护眼法等缓解眼部疲劳,改善视力功能。还可以进行眼球体操,通过锻炼支撑眼球的肌肉来有效预防老花眼。